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导要求,促进各专业和课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经学校研究决定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题培训,为保证本次培训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对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教学体系和工作体系建设的全方位政策解读与实践分析,引导学校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应的内容体系,自觉推动课程思政内容在不同教学层级中的融合贯通和教学体现,提升课程思政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质量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的系统化的建构能力,从而进一步为本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全面推进和系统落实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培训对象与时间
培训对象: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课程思政项目负责人等,具体见附件1。
培训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6月。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本次培训围绕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课程思政工作体系等基本角度设计课程模块,设置具体内容(详见附件2)。
培训分线上课程学习、线下主题研讨、成果撰写三个环节。
1.线上课程学习:线上课程学习以集中和自主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参训学员在培训期间需完成10学时(45分钟/学时)的课程学习任务,且至少参加1次学校或二级院部组织的集中线上学习活动。
2.主题研讨:培训期间,参训学员围绕“本校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建设情况”“本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课程思政工作的制度保障与资源支持”等主题开展研讨。
3.成果撰写:参训学员要结合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设计并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作为本次培训的学习成果。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逻辑严谨,字数不少于1000字。
四、培训平台
培训依托教师成长发展平台组织实施,参训学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关注教师成长发展平台直接学习。
五、相关说明
培训结束后,由教务处负责为完成培训各环节任务和满足考核要求的学员打印学时证明,并报组织人事处备案,学员学习时长计入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附件1:“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网络培训参训人员名单
附件2:“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网络培训课程列表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2020年11月23日
附件2
“课程思政建设”专题培训课程列表
序号 |
主题 |
报告人 |
学时 |
1 |
课程思政的五大关键 |
顾骏 |
28 |
2 |
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的经验分享 |
马前锋 |
3 |
课程思政及其教学设计的探究与实践 |
李梁 |
4 |
聚焦“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 |
李新萍 |
5 |
课程思政深度解析和经验介绍 |
于歆杰 |
6 |
随堂潜入心,润魂细无声———谈如何进行课程思政(顶层设计) |
曹建林 |
28 |
7 |
专业思政的顶层设计与实践(以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软件工程为例) |
杜煜 |
8 |
同向同行、润物无声-课程思政、实践思政、教材思政的实践探索 |
盛鸿宇 |
9 |
课程思政视角下系统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思政与三教改革、基地建设、专业及人才培养的融合) |
杨国良 |
10 |
学生管理课程思政内涵篇之活动设计 |
刘明耀 |
30 |
11 |
学生管理课程思政管理篇之危机处理 |
12 |
学生管理课程思政舆情篇之舆情应对 |
13 |
学生管理课程思政成长篇之IP打造 |
14 |
学生管理课程思政创新篇之班会开发 |